[道王手游怎么关服了]骆宾王《咏蝉》有何深意?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道王手游怎么关服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道王手游怎么关服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骆宾王《咏蝉》有何深意?

骆宾王《咏蝉》有何深意?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秋天蝉声不停,使得被囚之人思乡愁情更深。看见蝉翼,就想到自己正当盛年的样子,现在却满头白发吟咏着悲伤的诗歌。霜露太重,蝉难举翅高飞,大风起时蝉鸣声也容易被淹没。没有人相信蝉是高洁的昆虫,又有谁能证明我有一片冰心?

这首诗作于狱中,通过叙说蝉的形态,习性及美德,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性以及不为世人理解的哀伤。

一、原文如下: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是唐朝著名文人骆宾王的一首诗,大体意思是:我(指骆宾王自己)已深陷牢狱,谁来为我来表达爰国爱民的心,就同那蝉的处境一样。

二、骆宾王的文釆极好,下面是他的几首名诗: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还有他的《讨武檄文》因文采飞扬,流传千古于至今。据史料记载,唐皇武则天读到其讨伐自己的檄文,不但不怒,还说:“此才不用,皆宰相之过也。”

他写的诗和文章很是著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只不过没有一个好的机缘,最终,自己的政治抱负化为乌有,让世人叹息不已。


[道王手游怎么关服了]骆宾王《咏蝉》有何深意?

问题:骆宾王《咏蝉》有何深意?


前言

骆宾王(约公元619年—约公元687年)《咏蝉》还有一个题目是《在狱咏蝉》,是他在狱中有所感,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要了解这首诗的深意,首先要知道它的创作背景。

一、《在狱咏蝉》诗序

在这五言律诗之前,骆宾王还写有一篇短文作为诗序,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心情: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诗人说,公堂院里有几株古槐树,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殷仲文之古树。殷仲文是东晋人,跟随桓玄叛乱失败后,回到京都任职,他的官厅前有一棵古槐,枝叶松散。殷仲文叹息说:"“此树婆娑,无复生意!”他认为这槐树枝叶散乱,不再有生机了。主要原因是殷仲文自视甚高,但是他已经没有机会执掌国政。不久被处死。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担任侍御史,因为上书议论政事,得罪了掌权的皇后武则天 ,因此被下狱。

在这篇短文中,骆宾王赞扬了蝉的高洁品行,实际上也是以蝉寓己,认为自己有”君子达人之高行”,却“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大家都知道骆宾王反对武则天执政, 但是这篇文章写得比较含蓄,只说自己的冤枉,更多的话都隐藏了起来。

二、《在狱咏蝉》讲了什么

这首诗写的是蝉,也是写的自己,首句用蝉起兴:西陆蝉声唱。接着写自己:南冠客思侵。

第三、四句,是十字句,忍受不了蝉声在我的耳边嘶鸣: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白头是自指,这一年骆宾王已经60岁了。也可能用《白头吟》之典,这首诗是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怨妇诗,古人常常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五、六句,写蝉的生存艰苦: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同时,也是写自己的人生,想要做成事业很难,像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易。

所以尾联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我的声音发不出去,我的高洁无人理解,天下之大,谁是知音呢?

无论是诗还是诗序,骆宾王以蝉自比,认为自己有两个特点: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活着,我是一个行为高尚的人。

死了,我也是如蝉”蜕其皮“罢了,依然精神长在,不失”仙都羽化之灵姿。“

这首诗和诗序,都有一层深意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是骆宾王后来终于说出来了,而且去勇敢地执行了。

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第二年(679),骆宾王遇到大赦出狱。又过了一年,骆宾王出任临海县丞,于是又多了一个称号:骆临海。但是不久他弃官游历去了 。期间,还作《咏怀诗》 明志:

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 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

宝剑存楚,典故出自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举兵解救国难之意。金锤报韩,出自《史记》,是张良雇佣力士刺杀秦始皇,想未被秦灭亡的韩国复仇,可惜导弹一般的大锤把目标搞错了。

阮籍长啸,是对司马一家夺取曹魏政权不满。刘琨在东晋灭亡后留在北方战斗,兵败,后来被杀。

从这首《咏怀》中的用典,很明显可以看出骆宾王对于唐朝李氏的担心。

在这个时期,武则天势力越来越大。终于在684年(嗣圣元年),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临朝称制 。这年的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

骆宾王诗中不敢说的事情,这时写在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

伪临朝武氏者,........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 *** 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骆宾王终于可以直言反对武则天了,可惜武则天羽翼丰满,不久就平定了徐敬业之乱。

结束语

回头看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诗中只是表白自己,但是深意却不敢明说。等到徐敬业起兵以后,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志向:

拥护李唐,反对武周。

当年唐高宗与宰相上官仪商议要废掉武则天,结果上官仪被武则天下狱处死。骆宾王一个小小的言官,仅仅是上书议政就被下狱,哪里敢直言反对武则天呢?

骆宾王兵败以后失去了行踪,成了千古之谜。有传说宋之问见到了一个赋诗的和尚,但是第二天这个和尚又不见了。

@老街味道

骆宾王,(638一?)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县)。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其诗题材广泛,因才高位卑,愤激之情时见纸上。为初唐四杰之一。

《咏蝉》还有一个标题叫《在狱咏蝉》全诗:

西陆蝉声鸣,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因上书议论朝政,触忤皇后武则天,被诬以赃罪下狱,在狱吵写下了这首《在狱吟蝉》。秋天的知了在树林中无休无止地鸣叫着,好象有多少冤屋要倾诉,而诗人正如当年南冠的

钟仪,被关在牢狱中。忧心重重,愤懑难解,再加上秋蝉对着他悲鸣,更使他不能忍受,为什么呀?秋季露重风多,寒蝉已不能远飞,其鸣叫声比夏天虚弱了许多。骆宾王以蝉自喻,在狱中他无翼难飞,有口难言,有冤难申。没有人相信蝉“饮露而不食”是高洁的象征;也没有人知道诗人的清白无辜。

这首诗,名为咏蝉,实则是自表心迹。诗中言言咏蝉,也句句自表,二者了无穿凿之痕。

在獄咏蝉

西陆蟬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640~684.)婺州义乌_(今浙江义鸟)人。公元678年,因上书议论政事。触忤皇后武曌,被诬以脏罪下獄。诗的意思是,秋天的蝉声让思乡之情在我这个囚徒的心中升起。愁白了头的人怎经得这一阵阵的蝉鸣声。重重的露水,打湿了蝉的翅膀,让它飞不进来。一阵阵的风声盖住了他的叫声。谁能相信我是像蝉那样高洁的人。能讲出我的冤枉,为我昭雪呢。

这首诗用比,兴的手法表明自己受冤枉,希望能为他 *** 昭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道王手游怎么关服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道王手游怎么关服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评论

精彩评论
  • 2024-10-21 02:15:31

    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道王手游怎么关服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2024-10-20 16:46:57

    是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怨妇诗,古人常常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五、六句,写蝉的生存艰苦: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同时,也是写自己的人生,想要做成事业很难,像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易。所以尾联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我的声音发不出去,我的高洁无人理

  • 2024-10-20 17:35:37

    吟。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秋天蝉声不停,使得被囚之人思乡愁情更深。看见蝉翼,就想到自己正当盛年的样子,现在却满头白发吟咏着悲伤的诗歌。霜露太重,蝉难举翅高飞,大风起时蝉鸣声也容易被淹没。没有人相信蝉是高洁的昆虫,又有谁能证明我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