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的通卷从什么时候开始?:老长安科举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长安科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老长安科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科举的通卷从什么时候开始?

开始于隋朝。(隋文帝 杨坚)

兴盛于唐朝。(李世民: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衰落于宋朝。(理学、礼教)

咯屁于明朝。(八股文)

枯朽于清朝。(文字狱)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科举考试自隋唐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为了防止科举作弊,朝廷 创立了弥封和誊录两种 *** 。现在举行重要考试,最后评卷前密封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等信息的做法,就来源于科举试卷的弥封。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在唐代逐步完善。当时进行的考试,一般举人的姓名、 籍贯等身份信息都是公开的,一些豪门贵族在发榜前就能够知道录取结果,考 官也可从中玩弄手法,拉拢亲信。  武则天时,因吏部选举多有不实,便命令应 试举人将试卷上的名字糊起来,暗考以定名次。

  但是这种做法并未形成一种制度, 考官在录取中,仍然“兼采时望,不专词章”。

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追溯起来,“糊名考校”法显然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不过,在封建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实行考卷弥封制度,还是有不法考官凭借辨认考生字迹作弊。于是,在宋大中祥符八年,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藉誊抄副本评卷。此种做法,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隋唐5代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

隋设科举,以明经、进士两科取士。

唐朝沿袭,并有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国家制度的健全,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兴起,要求提高社会地位,获得参政机会;唐朝用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办法,以此选拔合格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和笼络士人等。

  考试内容,有经义、帖经、财务策、诗赋等,考生的来源有从国子监来的“生徒”和经州、县选送的“乡贡”。先由礼部考试录取,再经吏部考以身、言、书、判,合格后始能授官。当时明经科,不为社会重视,因有“杂色”之称。而进士科最为士人所趋,一经录取,被视为“登龙门”。

唐朝的主要官员如太宗以后的宰相多由进士科出身,对社会影响极大。许多士人幻想“十载寒窗,一举成名”,把毕生精力都消耗在儒家的经书和文选等典籍方面,因此,科举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起着很大作用。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科举考试可以考到多少岁?清代广东的谢启祚为何被看作是科举考试奇人?

“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是乾隆年间一个98岁的老秀才在考中举人后的自嘲之诗,意思是我已经98岁了,才考上举人,就相当于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一般,不胜娇羞。这个人就是广东的谢启祚,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古代科举的通卷从什么时候开始?:老长安科举

(图片上人物与内容无关)

谢启祚其人

清人陈康祺在《郎潜纪闻初笔》卷六《谢启祚耋年登第》中记载了一个考试疯狂到近乎魔怔的老人家谢启祚。

乾隆间,粤东诸生谢启祚,年九十八,犹入秋闱。以年例,当早邀恩赐。大吏每列其名,辄力却之曰:“科名定分也,老手未颓,安见此生不为耆儒一吐气?”

说的是乾隆年间,粤东地区有一个书生叫做谢启祚,时年已经98岁了,但是他仍然入了秋闱,参加乡试。而乡试考中的就是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从而走入官场平步青云。

明清两代的举人可以参加每一次的会试,因此“中举”基本上就是一名读书人最直接的目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之后旁人对他的态度就是各路书中追崇举人的原因。

按照清乾隆年间的规则,像谢启祚这样90多岁高龄仍然坚持参加乡试的人,是可以请求朝廷直接赏赐“举人”的身份牌的。但是每次官吏想要在申请单上写上谢启祚的名字时,都被谢启祚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并且声称“科举之名分自有因缘,我如今虽廉颇老矣,但仍能作得一首好文章,焉知我以后的日子不能为‘老秀才’争一口气中个正经八百的举人呢”。

丙午乡试,果中式。谢戏作《老女出嫁》诗云: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丙午年,即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的乡试中,谢启祚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正式的举人,为此他高兴的作了《老女出嫁》一诗纪念此事:

虽然我今年98才中了举人,但这感觉就像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一般令人娇羞万千。看着镜中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自己,笑成了一朵花。外人看我年纪老迈仍然参加乡试,都说我是老风流,但我自己知道,我是一个“真·处子”,初心不改。现在我只想对那些青春年貌就遇到良人而嫁的姑娘们说一句话:不要总是自夸自己早早的遇到了良人觅得佳偶相伴,我,这个98岁的老人一样也有。

谢启祚的官运

与谢启祚同年参加乡试的还有一名12岁的小孩子,98岁和12岁一老一少,传为一时佳话,乾隆也久闻其名。

第二年,谢启祚参加会试,乾隆特别恩赐他作司业(职位)。三年后,谢启祚参加乾隆80岁大寿,并奉旨亲自祝贺乾隆生辰快乐,得以晋升鸿胪卿。寿宴之后,乾隆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送给谢启祚,以示恩宠。

又过了十多年,谢启祚方才辞世,生卒年月不详,据传谢启祚辞世时年近120岁仙龄。世人有见到谢启祚的朱卷履历,上面写道:

谢启祚,粤东人士,娶了三房妻子、两房小妾,一共有13个儿子,12个女儿,共25个子女。孙子辈29人,曾孙辈38人,玄孙2人,至此终。

正史中的谢启祚

谢启祚的故事完整的记录在陈康祺在《郎潜纪闻初笔》,然而这本书并非正史性质的,而是像《聊斋志异》一般道听途说的故事性质,谢启祚的故事就是陈康祺在京师时,听粤中士大夫讲给他的。

我们知道通常野史都是浮夸且真实性存疑的,况且谢启祚120岁才死本就耐人寻味,真实性就更加打了折扣。按说这篇文章应该是故事会性质的才对,但谢启祚这个人却真真切切的被记录在了《清史稿》中。

乾隆51年有上谕:图萨布奏,本年广东省乡试,年届九十以上者三人。内谢启祚一名,已经中式举人……除谢启祚业经中式举人外……俾胶庠耄耋,得遂穷经素愿,以副朕加惠耆龄至意。
说明谢启祚在中乡试的时候,岁数是90岁以上,而且这一年正是乾隆51年,这点与《郎潜纪闻初笔》相似,但乾隆60年的实录中明确记载谢启祚时年是一百二岁(102岁),往前推可见乾隆51年谢启祚93岁,也就是在这一年中了举人。

由此可见,“广东98岁举人谢启祚”的盛名固然是难符,但基本上所差不大,绝对是高龄举人的存在。而根据“以年例,当早邀恩赐”这句话,可证在清朝到了一定岁数的老秀才是可以直接接受赏赐的,可见清朝的科举制度虽没有规定可以考到多少岁,但是无论多少岁的人,只要想考都是可以参加会考的。清朝文人的这点坚持,比起今天50多岁70多岁的高考考生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史料记载,唐昭宗当朝时,举行科考,下令录取一些年事已高的考生,于是,皇帝金口一开,下边不敢怠慢,当年的考官按照皇帝命令,从众多考生中挑出了五个老头子,分别是曹松、刘象、王希羽、柯崇、郑希颜。前边两位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后面三位也六十多岁了。要知道,按照唐朝当时的退休制度,70岁已经退休了。录取这么几位老先生,对人才选拔毫无意义,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估计是一是心血来潮,但可以肯定的是,皇帝没有指望这几位老先生帮着治理国家。因为皇帝亲自在考卷上批了这么几个字:念尔登科之际,当予反正之年,宜将异恩,各膺宠命。这段话就是说,这是我这个皇帝给你们的特别恩宠。

宋朝时,据范正敏的《遐斋闲览》记载,程颢八十二岁才考中进士,很牛吧?然而更牛的是,他居然考中了当年的状元。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慨,程颢还写了一手《登科谢恩诗》。其中的最后两句是,“也只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颇有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意。

你以为程颢时历史上年龄更大的考生吗?那你就错了。历史上年龄更大的考生是佛山人黄章,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参加科考,时年一百零二岁。一百零二岁,是的,你没看错。据说考试的时候,黄章视力已经非常低下了,连道也看不清。老寿星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感东了考官,于是批准让其曾孙提着灯笼在前面牵引路。

乾隆年间,同样是一位广东的九十八步的老寿星(广东出寿星啊)谢启祚,高中举人。这老寿星中举后,没有象范进一样发疯,还很幽默,写了首诗自嘲,诗名老女出嫁,诗云:“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面,光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古代科举考试没有年龄限制。

谢启祚(1693-1797),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桂城水坑村人。一生读书追求功名,直到94岁方考上举人。考中举人后,谢启祚十分兴奋,当即写了一首《老女出嫁诗》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当时与谢启祚同时中举的最小考生年仅12岁,比谢启祚的曾孙年纪还要小。随后举行的鹿鸣宴上,广东巡抚有感而发:“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座上来。”

此次中举更激发了谢启祚进京应试的信心和决心。在当时没有先进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这位98岁的老人从广东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抵达京城参加会试。遗憾的是,谢启祚还是落榜了。

此事传到乾隆皇帝耳朵,已经77岁高龄的乾隆皇帝非常佩服这位比自己大21岁的考生。为了表示龙恩浩荡,他特地恩赐给谢老先生国子监司业衔。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皇帝八十大寿,谢启祚又托福晋升为鸿胪卿。乾隆还赐诗给他::“百岁登科古无今有,一经裕后人瑞国华。”

科举考试没有限制

自隋唐开始至清王朝结束,都没年龄限制。

谢启祚不接受朝廷赐的举人身份,98岁考中举人

乾隆四十四年的广东乡试,一位名叫谢启祚的考生,已经是九十八岁了,他还要再考举人。此时,他已有三妻二妾,子23人,女12人,孙29人,曾孙38人,玄孙2人。这个五世同堂的人瑞不仅没有在家颐养天年,如此高龄仍披挂上阵,征战乡试,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乾隆曾作出规定,乡试考生如果年龄超过80就会依例赐予举人身份,而且有的还有可能做上官,但大多是没有实权的职务,如国子监、鸿胪寺等清闲衙门。

按理,像谢启祚这样的超高龄考生,应该由广东巡抚呈报礼部,奏请乾隆帝恩赐举人,可是每次广东巡抚要推举谢启祚时,都被他给拒绝了,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科名定分也,老手未颓,安见此生不为耆儒一吐气?”

还别说,这位谢老爷子还真在九十八岁这年高中举人,还扬眉吐气地做了一首老女出嫁诗:“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谢启祚99岁考中进士,当官

乾隆四十五年,谢启祚又参加了会试,被特别授予国子监司业一职,一百零二岁晋升鸿胪寺卿,活到了将近一百二十岁的高龄。或许对于谢启祚来说,科举的过程就是更好的锻炼,而四书五经也是最为有效的补品。

但是,向谢启祚这样人生从九十岁开始”的好运毕竟不多,更多的人只能是一年年落第,沉沦于茫茫的考场之中,一辈子都不能中举。

中唐以后科举在长安和哪同时举行?

洛阳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2019年末,洛阳市总人口717.02万人,常住人口692.2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409.10万人;截至2019年1月,洛阳市下辖1个县级市、8个县、6个区;2019年,洛阳市地区生产总值5034.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9:46.3:48.8,人均生产总值72912元。

中唐以后科举分别在长安、洛阳两都举行,这时便称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为“知两都”。洛阳在唐代,武周和五代做过都城 ,举办过科举活动。

唐朝很长时间是两个首都,实行两京制,长安和洛阳都是首都。唐朝的科举由礼部主持(起先是吏部,但是开元年间改到礼部了),制举由皇帝主持,铨选和科目选由吏部主持。

中唐以后,也有时分别在长安、洛阳两都举行,这时便称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为“知两都”。

科举在唐代称为贡举,考试分为制举与常举两种。

  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不定期考试,科目往往临时设置,著名者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详明政术、军谋宏远等科,目的在于召求急需人才,平民及官吏皆可应试。考中后,有官者升迁,无官者由吏部授官。制科不常举行;每次录用人数也较少,多者五六人,少则一二人。

  常举是由中央统一举行的定期考试。具体事项如下:

  1.考试时间:每年冬季十一月开始报名,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一、二月的某天。

  2.招考对象: 由国子监所属各学(官办学校)报送者称为“生徒”;未入学馆(自学成才),经州县考试及格后, 由州县贡进者称为“乡贡”。

  3.考试地点:一般都在京城长安举行,中唐以后,也有时分别在长安、洛阳两都举行,这时便称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为“知两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长安科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长安科举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评论

精彩评论
  • 2024-08-17 19:31:22

    龄最大的考生吗?那你就错了。历史上年龄最大的考生是佛山人黄章,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参加科考,时年一百零二岁。一百零二岁,是的,你没看错。据说考试的时候,黄章视力已经非常低下了,连道也看不清。老寿星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感东了考官,于是批准让其曾孙提着灯笼在前面牵引路。乾隆年间,同样是一位广东的

  • 2024-08-18 05:23:34

    行,这时便称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为“知两都”。洛阳在唐代,武周和五代做过都城 ,举办过科举活动。唐朝很长时间是两个首都,实行两京制,长安和洛阳都是首都。唐朝的科举由礼部主持(起先是吏部,但是开元年间改到礼部了),制举由皇帝主持,铨选和科目选由吏部主持。 中唐以后,也有时分别

  • 2024-08-17 18:59:22

    的信心和决心。在当时没有先进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这位98岁的老人从广东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抵达京城参加会试。遗憾的是,谢启祚还是落榜了。此事传到乾隆皇帝耳朵,已经77岁高龄的乾隆皇帝非常佩服这位比自己大21岁的考生。为了表示龙恩浩荡,他特地恩赐给谢老先生国子监司业衔。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2024-08-17 21:23:18

    式。谢戏作《老女出嫁》诗云: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丙午年,即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的乡试中,谢启祚

  • 2024-08-17 21:25:0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长安科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老长安科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古代科举的通卷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于隋朝。(隋文帝 杨坚)兴盛于唐朝。(李世民: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衰落于宋朝。(理学、礼教)咯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