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飞机坠落是什么原因?:龙骨荒野空战攻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龙骨荒野空战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龙骨荒野空战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时期飞机坠落是什么原因?

二战的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大多数的内部空间是空的,依靠机身蒙皮覆盖到龙骨上面形成飞机的整体外观,龙骨和龙骨之间的空间大部分会被用作储存飞机的燃油。

当飞机被机炮或航空机枪击中后通常是会穿透飞机的邮箱的,这样就会造成燃料外泄。同时在击中的部位由于炮火爆炸的问题往往会有火灾的情况发生,泄露的燃油就会被火焰点燃从而冒出浓烟。

同时由于被命中造成飞机的结构破坏那么战斗机就往往失控下坠了,因此就可以看到一架被打的冒了烟的飞机呼啸着冲向地面。

同时由于二战期间航炮和航空机枪的威力并不大,很难打出飞机凌空爆炸的成绩,因此从现在来看飞机拖着烟坠毁也就是早期空战的一个特色了。

但由于二战的战斗机飞行高度和速度都较低、并且战斗机机的重量也都比较轻,因此二战被命中的飞机飞行员往往还是有机会逃生的。迫降就成为了二战飞行员所必备的一项技能,至于跳伞,在二战的战斗机上能够将飞行员安全弹射出座舱的弹射座椅还寥寥无几,因此大部分飞行员被击中后只能继续操纵飞机找一个平坦的地方降落,除此之外就只能祈祷上帝保佑了。

美国的提康德罗加和阿利伯克体量差不多,为什么提康是巡洋舰,而伯克是驱逐舰?

感谢大家热心回答。

现在我综合大家答题情况进行一些总结: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以下简称提康),是美国"先进水面导弹系统"(ASAM)计划的产物,在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舰体基础上搭载"先进水面导弹系统",成为世界上之一款宙斯盾级军舰。

二战时期飞机坠落是什么原因?:龙骨荒野空战攻略

提康本来是作为驱逐舰列装的,该级舰前四艘已经编号为DDG47-50。之后因为美国取消了核动力打击巡洋舰(CSGN)计划,海军面临没有下一代巡洋舰的问题,因此临时决定将提康提升为巡洋舰,种类改为CG,编号则沿用不变。因此美军驱逐舰DDG缺了47-50号段。

提康能够提升舰种,一方面是该舰体量不小,满载排水量超过9000吨,已经达到轻巡洋舰水准。该舰武备也足够豪华,垂发备弹高达122发,足以压倒当时同类舰艇。

另外,提康升级跟人事也有一定关系,美国海军巡洋舰舰长基准军衔为上校,驱逐舰舰长则为中校,如果撤编巡洋舰,很多上校会失去职位,所以没有巡洋舰也要赶鸭子上架急就章弄一款凑数,先占住编制再说。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下简称伯克),虽然设计建造晚于提康,但最初是作为提康的简配版存在的,初期型号体量也明显小于提康,雷达系统略好于提康,但没有代差,垂发减为90。当然只能跟着老大打下手。而且提康安装有大型电子情报中心,担任防空指挥理所当然。

提康到90年代初就停产了,而伯克却不断改进升级,到最新的伯克3型体量已经超过提康,电子设备更是明显超出。这时的伯克担任指挥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出于习惯仍以提康为旗舰。

而且伯克的长宽比明显小于提康,桅杆设计也更合理,不像提康上层建筑高耸,适航性明显不如伯克。

按照美军计划,提康将逐步退出现役,最晚不会晚于2038年,到那个时候,巡洋舰是不是成为消失舰种了?

美帝的提康德罗加和阿利伯克舰艇吨位差不多啊,为什么一个是巡洋舰,一个是驱逐舰?

这个是因为两种舰艇出现的背景不相同,虽然同为核动力航母的护航舰只,吨位火力也差不多,排水量都在九千吨以上,垂发载具也在90个以上,但是它们在航母打击群中的作用和功能仍然是有较大的区别。

两种军舰,提康德罗加出现要早,它们是为了替代斯恩普鲁斯级核动力巡洋舰(核动力的造价高昂,美帝的财力也不能任性造),既然是替换的,提康德罗加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从此是“巡洋舰”的级别了。

其次,提康德罗加巡洋舰上往往有庞大的航母打击群指挥机构。因为航母为了能容下更多的舰载机,舰岛小,所以指挥航母打击群的司令部从来不在航母上。而整个航母编队的旗舰就在三艘提康德罗加巡洋舰上,其中一艘指挥航母,也是全编队的司令部。

另外二艘也有指挥机构,负责指挥水面其他的舰艇和水下的潜艇。

而阿利伯克级是后来造的,虽也和提康德罗加一样,在火力上都属于“宙斯盾”舰,吨位与火力都差不多,但是阿利伯克级是晚辈。而且提康德罗加巡洋舰舰长是上校,阿利伯克驱逐舰舰长是中校。

而且从关系上来看,阿利伯克级是要受提康德罗加级指挥舰管理的。

因此,提康德罗加级是巡洋舰,阿利伯克级是驱逐舰。

当然,从全世界对吨位和火力的区别来看,这二者应该都属于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走狗屎运连升两级,美国海军把有舰队指挥中心的驱逐舰都归类于巡洋舰

谢邀,在美国海军编制中,曾经有一个舰种,称为驱逐领舰(DL)。作为驱逐舰编队的领导者,率领驱逐舰编队作战。到了1975年美国海军重新制定国海军舰艇分类标准时,由于大量二战时建造的巡洋舰退役,遂把原先部分驱逐领舰归为巡洋舰,驱逐领舰功能统一称为巡洋舰。至此,拥有驱逐舰编队指挥功能的驱逐舰,也划分为巡洋舰,也是美国海军现阶段区别驱逐舰还是巡洋舰的主要标志。

而康德罗加级原本只是普通的防空型驱逐舰,是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防空改进型,两者共用一个船体构型,首舰提康德罗加号原先编号也是DDG-47。因为美国海军取消了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后续7艘的建造计划,遂将提康德罗加级加装舰队指挥功能,最终升格为巡洋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该舰以反潜为主要功能

这种划分 *** 最主要体现是在指挥官级别上,美国海军驱逐舰舰长一般是上校军衔,而巡洋舰舰长是准将军衔。将官和校官可是差别极大,在执行任务时,巡洋舰舰长就是编队内所有驱逐舰的指挥官。

同样道理,尽管排水量高达1.4万吨,尽管是美军目前现代化水平更高的战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依然是被归为驱逐舰。而美军原计划接替提康德罗加级的下一代巡洋舰,CG-21,是与朱姆沃尔特级舰体相同,拆掉一门AGS先进舰炮,增加垂直发射坑位,但最重要的是加装上舰队指挥中心。

“提康德罗加”级原本就是导弹驱逐舰,只是受到当时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几乎下马才晋升的导弹巡洋舰。至于在美国海军当中为什么“伯克”只是驱逐舰,关键问题就是“提康德罗加”级具备编队防空指挥能力,在航空母舰打击群中可以协调防空作战,所以“提康德罗加”级的舰长是海军上校,也会兼任航空母舰打击群编队防空指挥官。


下面两张图分别是美国海军“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侧视图,是不是看起来很像。没错,“提康德罗加”级就是直接利用了“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舰体修改上层建筑并更新电子系统。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先后建造了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和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长滩”号。由于核动力系统存在几乎无限续航力的优点,所以美国在进入60年代后就陷入了打造“全核舰队”的旋涡中,意图将所有新一代巡洋舰以上舰艇全部使用核动力推进。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包括1艘“长滩”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1艘“班布里奇”级核动力驱逐领舰DLGN(后升格为核动力导弹巡洋舰CGN)、1艘“特拉克斯顿”级DLGN(后升格为CGN)、2艘“加利福尼亚”级DLGN(后升格为CGN)、4艘“弗吉尼亚”级DLGN(后升格为CGN)。而常规动力的巡洋舰在60年代初期随着“莱希”级和“贝尔普纳”级的全部完工而停止发展。

相比于驱逐舰和护卫舰,巡洋舰因为巨大的舰体和仅次于航空母舰的地位成为航空母舰战斗群核心指挥舰艇的不二人选,甚至在60年代中后期担任过整个编队旗舰。而60年代后期诞生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则成为有力的水面反潜力量,他们共同组成了美国航空母舰的护卫力量。但随着新型号的核动力巡洋舰不断诞生,核动力舰艇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那就是成本。70年代末开工建造的“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已经高达12亿美元,相当于当时3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造价。所以对于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发展美国也是非常吃力。

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应对日益强大的苏联海军发展,强大的“宙斯盾”综合作战系统问世,这种作战系统能同时能同时处理大量目标并有效应付来自空中、水面与水下的威胁,特别表现在防空方面有着极佳的作战能力。按照计划,“宙斯盾”作战系统将搭载至CSGN、CGN42等新一代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但核动力平台的成本问题依旧是个头疼的问题。为了保证足够的防空效率,美国打算建造一型低配版的“宙斯盾”舰,动力回归常规动力模式,这样就构成了以核动力“宙斯盾”巡洋舰为指挥核心、常规动力“宙斯盾”舰为“撩舰”的海上防空模式。按照计划,这一型常规动力的“宙斯盾”舰干脆直接借用“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舰体,因为接近8000吨的“斯普鲁恩斯”当年为了节省成本裁剪了一部分武器,存在简体浪费问题,这样既挖掘了“斯普鲁恩斯”的舰体利用率也节省了成本。新一代常规动力“宙斯盾”舰依旧传承了“斯普鲁恩斯”的驱逐舰定义,命名为DDG-47。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CSGN、CGN42等新一代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最终还是因为巨额的成本而被裁撤。这样美国海军将会在未来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退役之后出现没有巡洋舰可用的局面,或者说作为编队指挥舰的巡洋舰将“后继无人”。这时8500吨的“提康德罗加”因为搭载了“宙斯盾”作战系统而直接升格为导弹巡洋舰,由DDG-47变为CG-47,建造数量也由一开始的16艘变为27艘。所以我们说,“提康德罗加”本身就是作为驱逐舰,只是受到美国海军发展策略的变化而原地晋升而已,我们可以粗暴的理解为“走运”。当然,升级为导弹巡洋舰的“提康德罗加”级按照编队防空指挥舰增加专门的防空指挥系统,下图为“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战情中心,里面很明显的存在一个编队指挥区域和对空战区域


至于为什么同样搭载“宙斯盾”系统的“伯克”只是驱逐舰,这其实还是反映了美国对于“伯克”级的定位和职能。随着专职反潜的“佩里”级护卫舰的逐步到龄退役,“伯克”级接手了编队水面反潜的职责,同时还要兼顾一部分防空任务,最终演变为“多功能舰”。但有一点,编队防空指挥的职责并没有转移,依旧还是由“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来担任,所以“伯克”级只能还是在驱逐舰的位置上,舰长的军衔也定义在海军中校而非海军上校。另外,如果“伯克”级也是巡洋舰,那么中校军官的培养将出现岗位空缺,总不能由少校直接晋升为上校吧。

现在看的有关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体量上差不多是基于满载排水量上的对比,两型舰艇的满载排水量都在9500吨左右,甚至后续的阿利伯克级的吨位更大接近万吨级。提康德罗加级最终被定位为巡洋舰和其研制时期的历史背景有直接的关系。

从服役时间上来看,提康德罗加级首舰1983年服役,阿利伯克级首舰是1991年服役的,早了8年多,舰载时间轴上的差别,两型舰的发展历史背景自然也有一定出入。我们下面着重讲一下,提康德罗加级的建造背景,如此来理解为什么被定位为巡洋舰。

首先,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先进水面导弹系统"(ASAM)计划的产物。最早美军提出ASAM计划后,是打算将其安装在改良自维吉尼亚级的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上,但最终因为预算高昂,海军不得不放弃这一方案,在随后的探索中美国有拿出了DG/Aegis、DG(N)、CSGN等42个方案,选定在核动力打击巡洋舰(CSGN)上安装该系统,还是由于高昂的造价,最终导致这一计划在1977年夭折。

在CSGN项目因建造成本飞涨的原因再次被否决后,美国海军拿出了一个折中的高低搭配方案,即在成熟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舰体进行改装,最终形成了现有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方案,吨位也相较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得到放大达到9500吨左右。

由此可见,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在发展过程中,在美军的各大项目中,都是以很明确的“巡洋舰”定位而存在的,故而成为美国海军现役的唯一一型巡洋舰,填补了先前巡洋舰型号退役之后的空白。

其次,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为了避免人事升迁最终进行了舰种升级。上文我们提到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作为填补巡洋舰空缺而存在的,从而填补了前一代莱希级和贝克那普级巡洋舰退役后无巡洋舰的窘境。DDG-47的排水量也与二战时期的轻型巡洋舰的吨位相差无几,在舰艇谱系发展上也不存在矛盾,定位为巡洋舰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另外,在美国海军中,巡洋舰的舰长以海军上校为主,驱逐舰的舰长则是海军中校为主。如果在前一代巡洋舰退役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大幅缩减巡洋舰的数量,将带来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人事升迁上的压力。将直接导致巡洋舰的上校军官在人事升迁上出现矛盾,短时间内没有充裕的岗位进行合理的安排,这也是促进提康德罗加级最终舰种升级的主要原因之一。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发展较晚一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标准排水量只有6000多吨,这完全属于美军驱逐舰的范畴,主不过是在后续的舰艇发展中吨位在不断的增加,达到今天的上万吨的水平。不仅仅是美国如此,其实驱逐舰吨位大型化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一个发展趋势。

至于为什么美国将航母防空指挥部设立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其实很简单,因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定位是防空型驱逐舰,其主要只能定位是遂行舰艇区域防空作战,这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定位有些不同。

为什么现在没有鱼雷轰炸机了?

鱼雷轰炸机主要指挂载鱼雷对舰艇实施攻击的轰炸机,这种轰炸机产生有其特殊背景。伴随海战规模扩大,近岸地区防卫需求增加,所以许多海军强国开始设计一些轻型飞机挂载老式鱼雷(多为一到两枚)从近岸机场起飞辅助岸上火力对敌舰进行攻击。然而很快,飞机制造技术突飞猛进,这种性能单一攻击力又不强的战机即将面临淘汰,可航母发展却使其焕发第二春。

一战结束到二战初期,许多海军强国都装备有航母,但早期航母技术稳定性差,当时比较先进的飞机无法装备,所以鱼雷轰炸机就成为多数装备航母国家选择。这些国家专门设计出适合鱼雷轰炸机挂载的中型鱼雷并提高鱼雷轰炸机重量以便增加航程,因为早期上舰的战斗机大多质量轻且火力弱,多负责舰艇防卫,而鱼雷轰炸机由主要针对舰艇攻击,不需要考虑被近岸战斗机拦截问题,因此战场生存率比较高,甚至创下许多惊人战绩,如击沉“威尔士亲王号”(日本)和“俾斯麦号”(英国)。

但从鱼雷轰炸机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该类型战机本身就是航空、造船及防空技术落后的产物,是一种阶段性临时产品,类似于海军中的“雷击舰”(重点装备各种鱼雷)。当相关技术逐渐完善后,这种产品就会自然被淘汰。中途岛海战时美日双方鱼雷轰炸机都已经显示出战场适应性差特点,面对日趋先进的舰载战斗机,鱼雷轰炸机战场生存率不断降低。而美国“黑寡妇”舰载战斗机出现后,基本宣布鱼雷轰炸机完成自身历史使命,即使美军在二战末期也都是在取得绝对制空权基础上才出动鱼雷轰炸机“锦上添花”,战后这种轰炸机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鱼雷机还是有的,真的有。

当代不存在什么鱼雷轰炸机,但有大把执行鱼雷攻击任务的飞机。这和过去其实差不多,过去二战都是水平攻击机代劳的,比如炸掉俾斯麦尾舵的那个“剑鱼”。

所以这就是个伪命题啊,过去不存在,只是以任务类型区分。现在飞机功能多,弹种足,就更不需要很多专用鱼雷机了。

何况鱼雷射程短、速度慢、容易规避和拦截。虽然有一些空泡高速鱼雷,但整体上鱼雷仍然比不上反舰导弹。它所具有的优点无非是水下射击,相对隐蔽,可以攻击水下目标,所以目前多是潜艇在使用鱼雷。

说实话这个年代连反舰导弹都有些怵航程,何况是小小的鱼雷,如果不是水下和近距离作战还有份天空的话,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用在飞机上的就更少了,现代飞机跑去投掷鱼雷,估计会被对面神盾舰上的防空虐的 *** 。

那王司徒为啥前面说有呢?鱼雷机不是灭绝了?

其实现代鱼雷攻击的主要对象是潜艇,这些大黑鱼钻在水下非常难对付,除了反潜导弹和深水炸弹外,反潜鱼雷也是个重要装备。

这样,专用鱼雷打击的任务就大都交给反潜直升机代劳了,它们是如今的更佳拍档。

当然,一些大型反潜机比如P8A这些,也不会漏掉鱼雷投放功能,打军舰是扯淡,干掉大黑鱼还是不在话下。

鱼雷轰炸机起源自一战、成名于二战,主要通过携带鱼雷超低空突袭攻击海面舰艇,在被现代反舰导弹取代之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机型。二战很多著名海战中,它们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批优质的鱼雷轰炸机,如美国TBD\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绝对是二战史上最耀眼的存在。

1942年8月,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中击沉日军“龙骧号”轻型航空母舰。11月,瓜达尔卡纳尔海战重创日军“比睿号”战列舰。1943年新型TBF-3服役,开始参与猎杀德国U型潜艇任务。1944年6月,在菲律宾海海战中击沉日军“飞鹰号”航空母舰,随后又在莱特湾海战以及之后先后击沉“瑞鹤号”大型航空母舰,以及日本联合舰队的象征“大和”、“武藏”两艘战列舰。

随着二战结束、冷战开启,进入5-60年代后机载导弹技术、现代防空火力的兴起。鱼雷轰炸机由于独特的超低空(30米)、固定航线投放鱼雷的特点,在现代军舰密集的防空火力中等同于自杀。因此,被历史所淘汰是属于正常优胜劣态。

二战后最接近鱼雷攻击方式的战争当属马岛之战,在鱼雷轰炸/水平轰炸已成为过去式的情况下,阿根廷空军因为装备性能落后于英军,使用攻击机携带自由落体炸弹超低空突袭英军舰艇。

最后虽然取得击沉、击伤英国多艘军般战果,但是自身伤亡更加巨大,到后期已无力再战。反观另一组打法,用超级军旗携带的反舰导弹(鱼雷替代品)却取得更大战果,连续击沉42型“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大西洋运输者”号大型运输船。

两者对比,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鱼雷轰炸机会被淘汰。给大家一张强-5乙雷鱼攻击机作为结尾,同样由于已落后于现代战争需要,最终下马让位于反舰导弹。

对于这个问题呢,老鹰航空来谈谈看法吧:

之一呢,鱼雷攻击机在一战和二战时期都是海战中对敌舰进行有效航空攻击方式之一(另外的方式就是俯冲轰炸机),鱼雷攻击机在对敌舰投放鱼雷攻击之前,需要切入到低空水平飞行,甚至是贴海面飞行,飞行速度还不能太快,否则鱼雷投出去之后不能顺利入水,发生弹跳。等到瞄准之后,投放鱼雷,鱼雷机才可以立即加速爬高远离战场。在整个的低空飞行过程中,鱼雷机处于高度危险之中,不仅受到敌机的俯冲射击,还要受到几乎所有敌舰上火炮的攻击,被击落的风险是相当大的。

第二,虽然风险比较高,但是一旦鱼雷击中目标,往往会收到极佳的战果。相比于航空炸弹而言,鱼雷的战斗部装药更大,击破敌舰水下部分结构之后,大量海水倒灌进舰内,从而形成更大的杀伤效果。如果击中弹药舱、锅炉舱、龙骨等关键部位,可能一发鱼雷就能击沉敌舰。这种作战效能远远高于普通舰炮,因此,鱼雷机才成为当时航空母舰上的主力作战机型之一,典型代表作品有美国TBF“复仇者”鱼雷机。

第三,二战结束之后,导弹技术高速发展成为海上反舰作战的主力武器,相比于鱼雷而言,导弹的战斗部威力更大,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射击精度更高,并且还可以集反舰、对陆攻击为一体,具备更高的作战效能。因此,鱼雷在反舰作战任务中慢慢的被淘汰了。不过作为一种备份武器,现在各个军舰都保存了鱼雷发射器,作为一种反舰和反潜的支援型武器。

第四,不过,在现代战争中,鱼雷在反潜作战中依然具备不可替代性,因此,很多固定翼反潜机如美国P-3、P-8,和各种反潜直升机都会携带反潜鱼雷对水下潜艇进行攻击,不过这种航空鱼雷一般以中型或者轻型鱼雷为主,还会配置减速伞,以便于以较低的安全速度入水,启动发动机奔向水下的潜艇。理论上这种反潜舰载机可以用鱼雷执行反舰攻击任务,但是现在的海战对抗中如果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攻击,那基本上是一种自杀性攻击方式,很难取得成功。

所以,总的来说,主要还是因为军事科技的进步,逐渐淘汰了鱼雷攻击机这种机型,毕竟,它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海战了。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如需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科技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问题,不做如何复制粘贴。

鱼雷轰炸机诞生于20世纪之一个十年,但它真正大放异彩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论是在英国追击“俾斯麦”号战列舰还是在日本攻击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珍珠港战役中,鱼雷轰炸机都扮演了积极重要的角色。然而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鱼雷轰炸机似乎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消声觅迹,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首先,航空鱼雷是种比较精密而脆弱的武器。虽然经过了雷体结构的加强,但是对飞机在投放时的速度、高度和入水姿态都有着极大的要求。所以鱼雷轰炸机为了保证鱼雷的攻击效果,必须保持稳定的航向和速度。而这恰恰却是构成了高射炮极佳的靶子。其次,随着无线电近炸引信在各种口径的高射炮弹上大量运用。使得集群攻击的鱼雷轰炸机编队极易被打乱,从而影响打击效果。最后,随着机载反舰导弹的出现。更大航行距离不超过10千米、且攻击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鱼雷自然便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我国曾经受“空潜快”战略思想的影响,在还未装备一款成熟的空对舰打击武器(空舰导弹)之前,曾将仿制苏联的RAT-52空投反舰鱼雷(国产型号鱼-2)挂载在轰-5上面,使其成为一款堪用的鱼雷轰炸机。后来考虑轰-5飞行速度慢、飞机外形过大。曾打算在70年代,基于强-5攻击机的基础上发展一型专门的鱼雷攻击机。后来由于机载雷达、自动驾驶仪、瞄准具等设备配套问题而最终未大批量生产。这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研发的最后一款鱼雷攻击机。(NT)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龙骨荒野空战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龙骨荒野空战攻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评论

精彩评论
  • 2024-10-11 20:16:04

    潜机比如P8A这些,也不会漏掉鱼雷投放功能,打军舰是扯淡,干掉大黑鱼还是不在话下。鱼雷轰炸机起源自一战、成名于二战,主要通过携带鱼雷超低空突袭攻击海面舰艇,在被现代反舰导弹取代之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机型。二战很多著名海战中,它们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

  • 2024-10-11 09:01:02

    另一组打法,用超级军旗携带的反舰导弹(鱼雷替代品)却取得更大战果,连续击沉42型“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大西洋运输者”号大型运输船。两者对比,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鱼雷轰炸机会被淘汰。给大家一张强-5乙雷鱼攻击机作为结尾,同样由于已落后于现代战争需要,最终下马让位于反舰导弹

  • 2024-10-11 19:40:20

    。后来由于机载雷达、自动驾驶仪、瞄准具等设备配套问题而最终未大批量生产。这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研发的最后一款鱼雷攻击机。(NT)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龙骨荒野空战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龙骨荒野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