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富甲天下3统帅有什么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富甲天下3统帅有什么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齐国投降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韩信灭齐有自己的打算。
齐国为什么要投降刘邦?
齐国投降是大势所趋,韩信灭赵之后,只剩下燕国和齐国,但是怎么个打法一时还心存忧虑,于是问计老前辈李左车。
李左车很谦虚地给韩信指点迷津说,燕国可以智取,不宜强攻。因为当时面临两个难题:一、刚刚攻下赵国士兵疲惫厌战,急需要休整。二、粮食供应不足,时间一久会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陷入被动。
所以,李左车认为韩信不应该拿自己的短处去和以逸待劳的燕国去拼,而是先安抚赵国百姓,经养精蓄锐之后,只需把军队摆在燕国的家门口,到时候找说客带着一封书信就可以把燕国劝降,同样只剩下一个高处不胜寒的齐国也会不战而降。
这就是李左车一套避实就的策略。 事实上,李左车分析的很正确,后来齐国的投降只不过是形势所迫,并不是郦食其的三寸不烂之舌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即便是郦食其不去说服齐国,韩信也会派人去,结果没什么差别。
而刘邦之所以派郦食其前往,有两个原因:一、可以复制韩信胁迫燕国的成功模式,不费一兵一卒占领齐国。二,防止韩信势力过大而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如没有之前燕国的不战而降,如果没有韩信又将大炮架到齐国的家门口,那么齐国会投降吗?显然不可能。所以真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是韩信,而不是巧舌如簧的郦食其。
最终,齐国不想再做无谓的抗争而选择投降,这样一来符合双方利益,齐国可以避免因战争导致的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得到齐国。
因此既然双方心照不宣,不论谁去给齐国送梯子,齐国都会顺着台阶往下滑。
韩信为什么要灭掉已经投降的齐国?
韩信灭齐是争取利益。刘邦用韩信,也防着韩信,所以三番五次将韩信弄成光杆司令,然后再让其空手套白狼。
韩信灭赵胁燕之后驻军修武县,刘邦在荥阳和成皋被项羽打的只剩下一个车夫夏侯婴。刘邦没办法,只好带着夏侯婴逃到韩信的驻军地,然后先在旅馆乔装打扮成汉王的使者,趁着天还没亮就摸进了韩信的大帐,直接将帅印和兵符揣怀里。
当韩信还在睡梦中,刘邦就把他的所有军队带走,然后给了韩信一个赵相国的虚衔儿,让他组织兵马攻打齐国。
而当韩信辛辛苦苦召集了数万人马兵临齐国的时候,刘邦却派出了郦食其去劝降齐国。
表面上刘邦是做了两手准备,其制衡韩信的目的也不言而喻。
如果韩信不攻打齐国,非但寸功未立,连块安身立命之地都没有,所以韩信必须占领齐国,为自己赢得政治筹码。
事实上,韩信占领齐国之后,才算之一次真正掌握了命运的主动权。所以项羽才会派人来和韩信坐下来聊人生、谈理想及分析天下大势。只不过韩信没有成大事的魄力,仅有的一次机会都没有抓住,所以至始至终没逃出一枚棋子的命运。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话说刘邦像一个混混一样径自闯入韩信营帐抢走韩信兵符,调走韩信大军时,还是给韩信留了一点兵力,让其自行发展,攻打齐国。
韩信没有办法,兵权被夺,也没有资格讲条件了,于是自行募兵,攻打齐地。待韩信带兵抵达齐国边境,才传来郦食其已经与齐王和谈成功的消息。此时的韩信弄的有点进退两难,只好下令暂时停止对齐国的军事行动。
韩信帐下有一名叫作蒯彻的谋士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蒯彻是因为敬佩韩信的军事才华才过来投奔韩信的,成为了韩信帐下最重要的幕僚之一。蒯彻劝韩信道:“将军接受汉王的诏令出兵讨伐齐国,虽然汉王又派出了使臣前去和谈,但是汉王也没有通知将军停止对齐国进行军事攻击。这郦食其只不过是一个说客,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居然瞬间获得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想想将军以前率领着数万军队,费时数年才攻下了赵国的五十多城。相比较而言,将军的功劳却比不上一个腐儒酸丁,汉王将来如何看待将军?”
韩信原本就对刘邦抢走兵符、调动自己训练的军队心里很是不爽,如果再让郦食其抢了自己的功劳,韩信确实难以接受。再说,自己攻齐本来做了这么久的准备,眼见到嘴的肥肉不吃,实在不甘心。于是,韩信假装不知道有和谈这件事,下令全军渡过黄河攻打齐国。
齐国军队完全没有料想到汉军会来这手,一边和谈一边偷袭,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韩信的部队毫不客气,一鼓作气就攻击到了齐国的首都临淄,齐王恼怒异常,烹杀了倒霉的郦食其。
所以,韩信在明知道刘邦派郦食其劝和了齐国还以武力攻打了齐国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谋士蒯彻。说来这个蒯彻也算是个人物,他谋齐地其实还有一步棋,就是拿下齐国,韩信就有了自己的根据地。齐国沃野千里,物阜民丰,濒临大海,如果韩信肯听蒯彻的谋划,与刘邦、项羽成三足鼎立之势,进可攻,退可守,也不至于有后来的杀身之祸。
原本也算是千古奇谋,奈何韩信专注军事,不懂政治,失去大好良机,也埋没了一个优秀的谋士。
我们常把秦灭亡后内战称为“楚汉战争”,其实,这场大内战绝不止是楚、汉两方,而是诸侯之间的大内战。当时的齐国,是既不归属汉,也不归属楚的独立政权。齐国为什么要投降刘邦的汉政权呢?韩信在明知齐国投降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发动军事打击呢?
之一,齐国处境尴尬
秦国灭亡后,项羽乱点诸侯谱,把齐地一分为三,一口气封了三个王,而反秦战功卓著的田荣竟被排除在外。田荣当然不干了!他要让项羽瞧瞧,在三齐之地,是老子说了算的。于是他率先起兵,反对项羽,齐楚战争爆发。
公元前205年初,项羽率大军对田荣发起强大的攻势,战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田荣很快被打得大败,最终被杀死。项羽另立田假为齐王,可是齐国战事并没有结束。田荣的弟弟田横收拾残兵败将数万人,拥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继续抵抗项羽的西楚兵团。
随着楚汉战争的爆发,项羽的主要目标,是西线刘邦的汉政权。随着楚军主力西调,齐国的军事压力骤减,田横乘机展开大反攻,打垮了西楚霸王扶植的齐王田假,平定三齐,又一次将西楚的势力赶出去。
然而,齐国的好日子并没延续多久。
为了打垮项羽,刘邦想了一个大战略,由韩信开辟第二战场,在北方战线连续消灭魏、代、赵、燕等诸侯,只要再打下齐国,就可以完成对西楚政权的弧型包围。面对战无不胜的韩信兵团,齐国已经明显感到巨大的军事压力了。
第二,郦食其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降齐王
韩信秣马砺兵,为伐齐做最后的准备。
这时,有一个人跳出来了。此人正是刘邦麾下的谋士郦食其,他认为大可不必动兵戈,兵不血刃,不战而屈齐国之兵,岂非更妙?他自告奋勇前往齐国,欲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王归顺。刘邦听罢很高兴,便派郦食其前往齐国游说。
郦食其是著名的说客,见了齐王后,他雄辩滔滔,口若悬河,向齐王指出汉王刘邦夺取天下,乃是大势所归,齐国只要尽早归附,仍然可以保住自己的封国,这才是上策,否则必遭到灭国之祸。
齐国当初之所以反抗项羽,乃是因为项羽主持分封诸侯不均。说实话,齐王田广未非英雄人物,也没有当皇帝的念头。若是刘邦能承认他在齐国的统治权,归顺汉政权并不丢人。经过权衡利弊后,齐王决定归附汉王刘邦。他派出使节晋见汉王,表示愿意归降。为了表达归附的诚意,齐王还下令解除边境的战备。
第三,韩信明知齐国投降,为什么要用兵?
韩信在得知齐国归降的消息后,准备放弃进攻。
此时麾下的谋士蒯通却对他说:“将军必须要继续进攻,原因有二:其一,汉王虽然派使者与齐国往来,但是并没有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其二,郦食其不过是一辩士,凭三寸之舌,收降齐国七十余城;而将军以数万之众,耗时一年多,才平定赵国五十多城;难道将军几年的战功,还不如一个穷酸书呆子吗?”
齐国的土地面积,比起韩信攻略的魏、代、赵、燕等,都要大。蒯通这个人,也是个唯利是图的人,没什么原则,脑子里盘算的是利益。他的馊主意就是,你要是不打齐国,那么功劳就被郦食其给独吞了。
这么一说,韩信怦然心动。现在齐王田广,已经解除边境的战备,要取齐国,如探囊取物,我为什么要把功劳让给郦食其呢?于是他把心一横,维持原先的计划,攻伐齐国!
韩信这么一来,要了郦食其的命。
此时正值冬季,天气严寒,齐王已经下令解除边境的战备,天天与郦食其饮酒作乐。不料韩信军队却悄悄渡过黄河,对齐国发起突然袭击,大破齐军,之后马不停蹄,杀奔都城临淄。齐王对汉军背信弃义发动进攻深感震怒,大呼上当,迁怒于郦食其,这位以雄辩口才著称于世的怪才最终落得个被烹杀的下场。
后来齐国为了自保,向西楚求援,但仍然抵挡不住韩信的进攻,最后齐国被灭了。
应该说,韩信这个做法,是比较厚黑的。后来韩信被杀,是有很多原因的。很多人同情韩信的悲惨结局,可是我也要同情郦食其,因为韩信的一己之私,他被活活煮死了。
秦末汉初那段时间的众多诸侯国里,除了楚汉,最特别的恐怕就是齐国了,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了楚汉战争的胜负手了。
齐国先是凭一己之力拖了项羽一年多,回过头刘邦那边派个郦食其过来就投降了。紧接着就更有意思了,韩信觉得齐国这个投降不算数,又把齐国揍了一顿,然后齐国又跑去找项羽求援,项羽派龙且带了二十万大军过来又被韩信打没了,结果直接导致项羽跟刘邦对线的时候从优势转向了劣势,最终导致了惨败。
可为啥齐国要硬扛项羽,却那么轻易向刘邦投降呢?这还要从齐国田氏兄弟(田儋、田荣、田横)与项梁、项羽两叔侄的渊源聊起。
一、田氏兄弟与项氏叔侄的渊源
田氏兄弟和项氏叔侄,这都算是昔日六国贵族后裔了。齐国在战国时期就是姓田的,项梁的老爸项燕更是抗秦英雄。秦末大起义的时候,项梁从会稽起兵,一路北上,逐渐壮大,成为当时楚国最强大的一支反秦力量,而田氏兄弟当时也趁机在齐国的狄县扯起大旗,利用他们在齐国的号召力,以及众多田氏叔伯兄弟的帮忙,迅速占领了原来齐国的地盘。
不过,很快,秦国的反击就来了,秦将章邯带着他的部队杀过来了。更先挨打的不是齐、楚,而是魏。这时候反秦还是主旋律,所以本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态度,齐、楚都派去了援军,齐国更是由齐王田儋亲自出马,楚国代表则是项氏族人项他。结果,章邯实在是太能打了,不但破了魏国,连齐王田儋都战死了,楚军也被打得惨败。随后,章邯又乘胜追击,把田荣围在了东阿城。项梁闻讯连忙过来帮忙,才打跑了章邯。这也是章邯出兵以来头一次打败仗。
直到此时,田氏与项氏关系还都是非常良好的,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一切都改变了。
打了胜仗的项梁、田荣一路追着章邯打过去。可是,这时候,齐国国内出事了,齐人听说齐王田儋死了以后,又立了个齐王叫田假。虽然说都是姓田的,也有亲戚关系,但田荣还是浑身的不舒服,于是也顾不上陪项梁,就杀回了齐国,把田假势力的人赶跑,重新立了田儋的儿子田巿[fú] 为齐王。
可这时候,章邯那边不但重新站稳了脚跟,还在定陶城外大破项梁军,报了一箭之仇的同时,还把项梁打死了。这下项羽不干了,在他心里,不但章邯是敌人,田荣也一样该死。
尤其是后来,项羽失势,楚王让宋义领导他的时候,齐国的人还和宋义勾搭在了一起,更是让项羽气愤。所以,在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的时候,齐国分成三块,封了三个王,都没有田荣的份。不过,田荣自己争气,把三个王都干掉了,自立为了齐王。
项羽自然不想让田荣好过,于是,当了西楚霸王回师彭城后不久,就跑去齐国揍田荣了,一直逮着田荣打。田荣死了以后,项羽还在齐国火烧城池、毁坏房屋,并且杀降,抢掠妇女,这些都源于他对田氏兄弟的恨。但是,项羽这番暴行却 *** 到了齐国的百姓,他们很快便团结在了田荣的弟弟田横的身边,共同抵抗项羽。这一拖就是一年左右的时间,直到刘邦那边占了项羽的老家彭城才算完。
二、齐国为什么会投降刘邦?
齐国投降刘邦,是不是就因为对项羽的恨呢?很显然并不是。齐国人虽然打仗没那么厉害,但绝对不怂。
项羽撤军以后,田横立了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然后迅速收回了被项羽占去的那些齐国城池,开始进入了独立发展阶段。
这边楚汉也开始进入了对峙阶段,与此同时,受刘邦之命,韩信开始在北方“表演”,先后拿下了魏、代、赵、燕等地,直指齐国。这时候,刘邦手下的谋士郦食其站了出来,跟刘邦说,“要不咱们把齐国劝降了吧,我觉得我能行”。刘邦也没多想,郦食其就去见了田横和田广。
这个选择题其实很好做,一边是韩信的大军,一边是齐国人民最恨的项羽,齐国不降基本上就跟魏、赵等国一样,再挨一顿揍,齐国老百姓已经够苦的了。于是,很容易郦食其就劝降了齐国。
三、为什么韩信又会跑去打齐国?
前面说了,韩信已经大兵压境了,郦食其能劝降齐国也是因为韩信的威慑力,但问题就在于郦食其太不把韩信放在眼里了。韩信身为统帅,都没接到郦食其的一片竹简说要去劝降齐国了,劝降完了也没说去感谢一下韩信,反而在齐国国内跟田横、田广等人开怀畅饮、大吹特吹。
因此,韩信才有理由装作不知道齐国投降了,继续按照原计划攻打齐国。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时候的韩信虽然打下了不少地盘,但还没有一块是属于他自己的,西魏国变成了汉郡、赵、代归了赵王张耳,燕国是直接劝降了,所以还是燕王臧荼的,眼前的也就剩下齐国这块肥猪肉了,韩信再不拿可就没机会了。
此时,齐国国内因为已经降了,所以把原计划抵抗韩信的军队给撤了。韩信一路畅通无阻,杀到了齐国都城。齐王田广一怒之下活活煮了郦食其,然后跟叔叔田横一起向东逃跑了。
后来,齐王派人向项羽求援,项羽也自知形势危急,韩信占了齐国将和刘邦对自己形成半包围之势,于是急忙派大将龙且率二十万大军北击韩信。双方在潍水展开大战,龙且惨败,当场被斩首,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齐王田广在逃难途中被杀,田横则率五百勇士逃往海外孤岛,后被刘邦招降时,在洛阳城外三十里处自杀,岛上五百勇士闻听田横已死,也都全部自杀了。
水言水语
齐国田氏三兄弟应该都是非常有骨气的人,尤其是田横,为义而死,而五百勇士愿追随他而去,也足见他平时待人如何之好,昔日孟尝君也不过如此了吧。
楚汉战争中,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诸侯。
项羽正值鼎盛时,齐敢和西楚霸王硬刚。
韩信只带数万人准备攻齐时,齐却投降了。
可是,齐投降,韩信“还不要”,非要发兵攻打,一举灭之。
齐王、韩信,都不是疯子,他们之所以行为“反常”,是有着自己的算盘。
齐在楚汉战争中的基本追求
战国末年,齐是非常“配合”的一个诸侯。
秦攻打其他诸侯时,齐不干预;秦攻齐时,“民莫敢格”,麻溜投降。
因此,齐贵族受到的打击相对较小,虽然依律要上缴兵器,剥夺封地,但他们在齐地依然保持着很强的影响力。
在秦末的复国浪潮中,齐国是少有的,仅靠本国旧贵族领导复国的诸侯。
他们与其他反秦义军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不管是项羽还是刘邦,对齐的影响力都非常有限。
对田氏贵族来说,恢复齐国,就是他们的基本追求。
他们无意于去争什么天下,也不会真正地倾向于谁,只求复国,保持割据。
齐在楚汉战争中的策略
齐在楚汉战争中的所有作为,都是围绕着“独立”展开的。
项羽为了削弱齐,将齐一分为三。
项羽分封诸侯时,一则为削弱齐,二则为打压齐最强的实力派田荣,将齐一分为三个诸侯。
结果,田荣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就平定三齐!
在刘邦动手之前,齐独自与强悍的西楚霸王单挑,死战。
当楚汉大战时,齐却愿与楚和解,不妨碍楚与汉继续相争。
可是,在齐楚和解后,齐虽然承认项羽为霸王,诸侯之长,但却从未出兵帮助过项羽。
相反,他仍然与在梁地反楚的彭越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所以,齐在楚汉战争中显得“反复无常”。不管是与楚和解,还是归降汉王,都是其保持割据的“纵横之术”。
靠不住的降汉
韩信准备攻齐时,齐国集结了20万大军,屯于历下,准备坚决抵抗。
此时,刘邦令郦食其前来劝降。
郦食其在吹嘘汉王的实力后,提出:早早降汉,“社稷可得而保也”。
“社稷可得而保”,是齐的唯一追求。
因此,齐麻溜接受了投降。
可是,这个投降,是靠不住的。
此时,齐虽降,但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自主性,他们仍然完全有能力干预楚汉战事。
当初,与楚和解后,他们仍然在支持彭越反楚。
那么,今天“降汉”后,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反复无常”呢?
不要说田氏是齐王了。
后来,韩信为齐王后,蒯通不也劝他自立吗?
这种“投降”,是韩信无法接受的。
韩信的企图
其实,韩信此前接受过类似的“请降”。
破赵后,韩信趁威降服了燕。在燕威服后,韩信也没有去惹人家。
只是,燕国可以晚点再收拾,齐国不行。
韩信“偏师”出战,不是来接受这种投降的。
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
韩信发起一连串的作战,目的是为了“绝楚之粮道”,实现对项羽的夹击。
韩信如果从赵地南下,最多只能从北面侧击楚,不可能“绝楚之粮道”,摧毁楚的战争潜力,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而且,从实力上来说:燕的实力比较弱,即使捣乱,最多也只能攻略代地等北境,而齐的实力非常强,什么时候再“反复无常”,形势将非常复杂。
所以,韩信坚持武力攻齐,绝非只是处于个人贪功。
良将“恶人”
齐投降后,放松了戒备。
韩信发兵猛攻,大破齐军。
可怜郦食其,百口莫辩,被烹杀了!
八百年后,另外一位天才军事家,也做了和韩信一样的“缺德事”。
李靖在讨伐突厥时,劼利可汗请降。
唐太宗答应,并派唐俭前去安抚。
李靖也不管什么“领导的意思”,也不管什么唐俭的生死,依然发兵袭击劼利,一举破敌!
当然,唐俭比郦先生幸运一点,趁乱逃了出来···
或许,一切从战局出发,果断把握战机,求得胜利,不惜“作恶人”,是这些天才军事家的“通病”吧。
对此,只是揣度他们的私心,以为他们一切是为贪功,或许狭隘了一点。
齐,其追求是“复国”。无论向楚还是投汉,都是其“纵横”的一部分。
而不真正控制齐,韩信将无法实现“南绝楚之粮道”,从根本上摧毁项羽的目的。
因此,齐“麻溜”地降汉,而韩信非要武力解决!
胜利,是良将唯一的追求。
至于一些“道德争议”,留待后人品评吧。
罗马之一军团在战争中迷失方向后,一部一路向东,最终来到了大月氏也就是现在的新疆附近驻扎休息,后来被匈奴人发现,被匈奴人征服因为他们战斗力很强(也不完全全是征服,类似于雇佣军的那种,拿钱打仗),成为匈奴大军中的一支军队,与汉军作战,后来被汉军降服,编入汉军,驻扎在新疆、甘肃一带,与当地人和 *** 通婚,逐渐被同化,这只部队也就彻底消失。
至今,新疆和甘肃永昌附近都有罗马风格的遗迹,新疆出土的文物中也经常会有庞培军团那种制式的装备,另外新疆人高眉大眼的异域风格也和亚平宁半岛的人有些相似,有能力、有兴趣的可以做基因组测试,验证他们是否两千年前是一家。
罗马之一军团在战争中迷失方向后,一部一路向东最中来到大月氏附近,先是被匈奴人征服,成为匈奴大军的一支军队,与汉∩军作战后被汉军降服,编入汉军,驻扎今天的新疆甘肃一带,与当地人和 *** 通过婚逐渐被同化,这支部队也就彻底消失了,至今新疆甘肃,永昌附近都有罗马风格的遗迹。新疆人高肩大眼的异域风格也和亚平宁半岛人有相些相似,有能力,有兴趣可以做一下基因组测试,验证他们是否两千年前是一家。
古罗马军史上有过30个军团,其中之一和第九军团都是神秘失踪 杳无音信。之一军团是由当时罗马的“战神”执政官克拉苏组建并统帅,公元前54年克拉苏率兵四万入侵安息帝国(是时,克拉苏已年过60岁,正处于其一生事业的巅峰。他是罗马三巨头之一,也是罗马最富有的人)。克拉苏率领大军东征安息帝国(今伊朗东北),在卡莱(今叙利亚的帕提亚)遭到安息帝国名将苏莱那(苏雷纳)的围歼,史称卡莱战役。罗马军过于深入安息境内,且主要以重步兵为主,被等候在那里的安息弓骑保持距离游击攻击,加上后备援军弓箭持续不断地打击,罗马军纵有龟甲阵也难以支撑。最终安息以不足二万的兵力大破罗马四万的大军,2万余人被斩杀,一万余人被俘,统帅克拉苏也被俘后斩首,一度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此战苏雷纳战略战术运用远高罗马军)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之一军团约6000余人拼死突围向东逃去,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之一军团的这6000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了一个大谜团,2000多年来,欧洲历史专家一直都在寻找这支大军的蛛丝马迹。直到2000多年后,经过中国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在甘肃省一个小村寨中,发现消失2000多年的罗马之一军团的踪迹;这个村寨地处古代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旧道旁边甘肃省永昌县城西南约100公里的者来寨古城(折来村)是一个僻静的村落。这是个小村庄,总共只有人口400多,他们讲着地地道道的当地汉语方言,身份证上也是汉族,但他们很多人却有着欧洲人的相貌特征:高大挺拔的身材、接近蓝色的眼睛、眼窝深邃、头发类似黄棕色、有丰富的体毛、皮肤为深红色,经中外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考证,此村寨的村民即为古罗马消失的之一军团的后裔。
古罗马之一军团失踪之谜是英国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德效骞(Homer H.Dubs)对汉朝和罗马的关系历史提出的假说,认为公元前53年,克拉苏所率7个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中惨败给安息军队时,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没有战死,反而率领之一军团突破安息军队防线,没有再回到罗马,不知所终,猜测其最后可能为定居凉州(中国河西走廊永昌县骊靬村)。
古罗马军队坚强而富有战斗力,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古罗马帝国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神圣帝国。关于这个传奇军队的故事也一直广为传颂。古罗马军队身经百战,在总结作战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古罗马人对其军队的组织体制和战术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形成了一支作战英勇、组织完备、武器先进、作战方式灵活、军事理论过硬的部队。
古罗马先后经历了古罗马王国、古罗马共和国和古罗马帝国三个时期。公元前53年,古罗马共和国末期武将贵族出身的克拉苏率军团东征安息,因为他嫉妒恺撒和庞培的功勋,所以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出征,求胜心切又使他选择了错误的进攻方式,最后遭到安息军队围歼。克拉苏被俘获并斩首,古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率6 000多人拼死突围,一路向东逃命而去。后来,这支军团神秘失踪了,几千年了,人们不停地猜测他们的下落。
难道这支千人军队真的消失了吗?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后来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学家研究认为,我国甘肃省永昌镇发现的古城骊靬及其周围,那些村民有着明显的欧洲体貌特征,这些人就是失踪的古罗马军团的遗民。普布利乌斯当年率领6 000多人冲出重围,流亡到西域康居国,被北匈奴收编。《汉书·陈汤传》记载过公元前35年陈汤等人西征匈奴,作战时发现一支奇特的部队,他们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和盾牌方阵,土城外设有重土城。在当时只有古罗马军队才使用这种 *** 。陈汤大获全胜,俘获包括这支部队在内的大量匈奴人,带回国内。公元前33年汉元帝下诏设骊靬县,这些人就被安置于此。一些历史学家考察认为,这支军队就是同安息军队作战逃出并失踪多年的罗马残军。中国大量史书为古罗马军团下落提供了证据。
当人们为古罗马军团神秘失踪找到答案而兴奋时,也有很多学者提出疑问。他们认为永昌镇位于著名的丝绸之路上,各地商人络绎不绝,人群迁移和流动都很大,所以此地民族之间关系复杂。不能因当地居民有欧洲人特征就下这样的论断。
而且史书上可以找到两汉时期古罗马人就到过洛阳。为了进一步研究,2005年,永昌镇的91名志愿者接受血样采集,兰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对血样进行了DNA鉴定。试验结果显示这些人的基因与 *** 尔族、古匈奴的基因相差很远。但也不能证明就是古罗马军团的后裔。只是初步确定大致范围,再结合历史、人文方面的知识进行推断,结果是永昌镇这些长相似欧洲人的基因与西亚人最接近,比如土耳其人、伊朗人等。所以最后也不能肯定他们就是古罗马人的后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富甲天下3统帅有什么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富甲天下3统帅有什么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评论
酷炸小仙女
回复强行灭掉已经投降的齐国?齐国投降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韩信灭齐有自己的打算。 齐国为什么要投降刘邦?齐国投降是大势所趋,韩信灭赵之后,只剩下燕国和齐国,但是怎么个打法一时还心存忧虑,于是问计老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