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宣德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瓷器源远流长,象耳尊这种表现风格,在很多瓷器上都有展现。大象:自古就深受人们的爱戴,不仅在瓷器上爱画象、在很多房屋建筑、玉器雕刻、装饰摆设、艺术绘画等方面,都有喜欢用大象做为题材。人们如此喜欢大象,原因有三:
之一、大象忠厚诚实、形象可爱、性格温顺。在古代大象在战场上可以做为坐骑,奋勇杀敌;在生活中帮助人类干重体力的工作,任劳任怨;而且大象极其聪明,非常忠诚于主人,如果主人受到伤害会奋不顾身的保护主人。
第二、大象取谐音“祥”,有吉祥如意之意。另外因其在古代都是皇亲国戚有钱人所养,一般老百姓根本养不起。所以大象也是财富地位的象征。
第三、大象在很多古代神话故事中,都是菩萨、佛祖的坐骑,属于神兽的存在。有化煞避凶,趋吉纳祥、镇宅辟邪之灵性。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所以古代人们对大象特别的喜爱,而且把它融入艺术创作题材中。而瓷器中的象耳,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那到底象耳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到底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据笔者翻阅资料查找,最早出土带象耳的瓷器出现象在元代时期的青花瓷。但笔者认为这只能做为猜测,不能做为肯定的答案。做研究者必须严谨,所以笔者只能回答暂定元代。元代以后明、清、民国均有烧制。清代时期达到顶峰,烧制工艺是最精细,烧制量也是最多的。
你好:欢迎邀请、象耳尊瓷器是从宋代时期开始盛产、而正好宋代是属于瓷器鼎盛时期、铸造的瓷器那是很多的、著名的五大名窑也就是在当时期产生的、以及其他的窑口。
而它到了清代时期甚是流行、特别是在乾隆时期、可以说是风靡全国、最让喜欢的当属官窑象耳尊瓷器了(但是几乎没到代真品了);但是在清代时期、铸造最多的有缠枝莲纹象耳尊、粉彩、青花釉里红等等器型。
象耳尊从宋代时期一直流行到今天、距今已有千年之久、为何一直长久不衰呢?
一:市场收藏价值极高。
二:美观、大气、上档次、送礼更佳首选。
三:是不可再生资源。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部分象耳尊的市场行情:
清早期 黄釉小象耳尊、高9.3cm
估价:1000-2000清晚期 青釉开光刻瓷山水人物纹象耳尊、高38cm、题识“月上升矣,牛罢耕矣,尔牧疲矣,非尔牧之疲也。时丁酉秋马刻”
估价:1000-2000
成交价:20700 粉彩云鹤开光花鸟纹象耳尊、高30.5cm、“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价:1000-2000
成交价:17250清中期 粉彩螭龙纹象耳尊、高32cm
此尊造型口微敞,短颈,溜肩,弧腹,下收为圈足,肩部饰两对称的象首形耳。 胎体坚致莹白,釉光滋润厚腴,通体饰粉彩缠枝莲纹,口沿描金,其下环饰粉彩如意云头纹,腹部主题纹样为缠枝莲纹和螭龙纹,其间夹迭蜷曲柔婉的枝叶,尽显舒展柔美之姿,近足处绘莲瓣纹。整体造型,大气端庄,周正古朴。
估价:300000-400000
欢迎分享评论、多多关注“小开收藏”
瓷器上的耳的装饰起源于宋代,在我国宋代时期各种耳的装饰非常流行,但是象耳流行的较晚目前认为主要在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流行。谢谢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您对此文感兴趣,且您是收藏爱好人士, 请关注一下我!每日分享绿松石文玩知识!
謝邀答!象耳尊瓷器,我认为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在我的3张发图就是元代龙泉窑象耳瓶。好象在那个资料里的,元青花瓷中也有类似象耳瓶。明代少見,因明代的瓶类中,梅瓶,葫芦瓶较多,没有在资料中看到有象耳瓶尊。在清代雍正朝象耳瓶尊开始多起来,因清代的瓷器器型里盘口瓶,洗囗瓶尊等多了起来,这些器型在颈部加耳,更增加了瓷器的美感。尤其清代把一些吉祥语,纹饰等都与瓷器的器型和装饰紧密结合起来,如:童子洗象:太平有象:万象更新等。还有元代和清代有个共同特征,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这蒙古族和满族都是生产,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的牧猎民族,是否对大草原的王者大象,有着无限敬畏和崇拜,而寄与的图腾所致,这就不得而知了。个人认识是元代就有象耳尊瓶出现了,仅供参考。謝謝编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评论
旧事酒浓
回复芦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几度眼泛红
回复光花鸟纹象耳尊、高30.5cm、“大清乾隆年制”款估价:1000-2000成交价:17250清中期 粉彩螭龙纹象耳尊、高32cm此尊造型口微敞,短颈,溜肩,弧腹,下收为圈足,肩部饰两对称的象首形耳。 胎体坚致莹白,釉光滋润厚腴,通体饰粉彩缠枝莲纹,口
寻找一种归宿
回复花瓷中也有类似象耳瓶。明代少見,因明代的瓶类中,梅瓶,葫芦瓶较多,没有在资料中看到有象耳瓶尊。在清代雍正朝象耳瓶尊开始多起来,因清代的瓷器器型里盘口瓶,洗囗瓶尊等多了起来,这些器型在颈部加耳,更增加了瓷器的美感。尤其清代把一些吉祥语,纹饰等都与瓷器的器型和